活性炭吸附液體中鎳的研究
鎳是一種天然存在的重金屬,以各種礦物質形式存在。廣泛用于電子和冶金行業(yè),特別是電鍍,鎳鎘電池,印刷電路板,液晶顯示器等,通過燃料燃燒,冶煉,污水,和固體廢物進入環(huán)境中。由于難以通過常規(guī)處理方法進行處理,因此從廢水中去除金屬是一個主要問題。為了保護環(huán)境我們研究了活性炭從水中吸附鎳的物理化學條件進行了測試。
吸附技術的可在從水溶液中去除可溶性重金屬離子,對于合成染料分子和其他有毒化學物質方面處理非常出色。由于吸附是一種經濟,效果好且易于實施的方法,因此它的實施使其成為常規(guī)處理工藝的替代方案。活性炭是一種常用的吸附劑,主要由含碳材料制成,具有改善的孔隙率以吸附化學離子。其內表面面積和相對較高的機械強度,使其適合從廢水中除去重金屬。由于吸附技術的進步,對活性炭的需求猛增,并且隨著需求的提升,高指標的活性炭成本上升。所以我們需要研發(fā)出低成本好用的活性炭來解決這方面的環(huán)保問題。
間歇平衡實驗
使用了分析級的硝酸鎳儲備溶液,并使用適量的儲備溶液制備了六個燒杯,分別儲存10、30、50、70、100和120mg/L濃度的鎳溶液。使用0.5M HCl和pH計將pH調節(jié)至3.0。通過將100mg活性炭置于100 ml鎳溶液中,使用完全混合間歇式反應器來研究水中鎳的吸附。對于炭化材料和未炭化材料,分批吸附是在30°C,35°C和40°C的溫度下進行的,攪拌時間分別為5、10、20、40、60、90和120分鐘。對于使用0.5M NaOH緩沖溶液將相同濃度的鎳溶液調節(jié)至pH9的情況,重復相同的步驟。在平衡狀態(tài)下通過用濾紙過濾將吸附劑從溶液中分離出來。使用原子吸收光譜儀確定鎳離子的平衡濃度。
活性炭對鎳的吸附化學成分
低成本活性炭的前體是一種產量豐富的農業(yè)副產品,由20%至30%的纖維素組成。炭化后和未炭化分別是黑色和深棕色。XRF結果表明,未炭化原材料中的主要元素是S(83.86%),Ti(10.08%)和Fe(3.96),而炭化后的活性炭中的主要元素是Ca(47.16%),K(23.82%),S(15.69),Fe(5.10%),Ti(4.82%)和Mn(1.16%)??梢钥闯?,碳化極大地降低了原材料的硫含量。結果表明,主要元素為硫,鈣,鈦,鉀和鐵。含硫化合物離子化產生亞硫酸鹽,硫酸鹽和硫化物。因此,這導致離子化的鎳原子上的排斥電荷被中和。鈣,鐵和其他元素與水中的堿反應,形成不溶和微溶的氫氧化物,從溶液中沉淀出來??梢酝ㄟ^表面羥基和被吸附離子(陽離子或陰離子)之間的化學鍵(共價或離子)有效地發(fā)生吸附。
吸附性能
鎳離子吸附到活性炭上是通過陽離子交換以外的其他機制完成的。圖1這表明吸附方式是溫度依賴性的,并且在比所研究的溫度更高的溫度下,吸附過程可能轉變?yōu)榛瘜W吸附。另一方面,該過程傾向于在較低的pH下發(fā)生物理吸附。物理吸附所涉及的力很弱,能量需求很小。因此,很容易達到平衡并且是可逆的。
圖1:活性炭和原料在不同pH值下的吸附能。
活性炭吸附鎳的效率
在低吸附物濃度下鎳的去除效率較高,而當吸附物濃度增加時,實際的金屬離子吸附量增加。在pH9時,前五分鐘的吸附速率非常高,然后在90分鐘時緩慢達到平衡。在所有實驗條件下,最低初始濃度為10mg/l時,這種行為就很明顯。例如,對于pH為9且溫度為30°C的活性炭,其吸附效率在5分鐘時為92.31%,在90分鐘時為97.85%。類似地,對于在pH3時相同的理化特性,在5分鐘時的吸附效率為14.1%,在90分鐘時的吸附效率為49.18%。此行為可歸因于在pH9時帶正電的鎳離子與帶負電的活性炭表面之間的親和力高。
在較高的溫度和pH下可獲得更好的覆蓋率?;钚蕴康谋砻娓采w率高于原材料(圖2)。在每個實驗案例中,在pH9和40°C下,原料的最大覆蓋率為99.3%;在pH9和35°C下,活性炭的最大覆蓋率為92%;在pH3和35°C下,活性炭的最大覆蓋率為55.4%;在pH3和40°C下,原料的含量為50%。在較高的鎳濃度和較高的pH值下可獲得較高的表面覆蓋率。表面覆蓋率是溶質對活性位點利用程度的量度。因此,較高的表面覆蓋率表明可用場所的利用率更高。
圖2:不同溫度和pH條件下活性炭的表面覆蓋圖。
活性炭吸附液體中鎳的研究中發(fā)現活性炭比原材料具有更高的吸附能力,研究記錄60分鐘內pH值為9的活性炭從溶液中完全去除(100%)的鎳離子。一克活性炭可以通過大部分離子交換從水溶液中去除多達120mg的鎳,從而實現完全的單層覆蓋。并且在堿性介質(pH9)中的吸附過程比在酸性介質(pH3)中的吸附過程更有利。隨著實驗證明這次開發(fā)的活性炭能更經濟的從水中去除鎳。
本文作者:董帝豪
本文地址:http://cvwgseo.cn/987.html
本文來源:河南博友環(huán)??萍加邢薰?/span>
本文著作權歸河南博友環(huán)??萍加邢薰舅?,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并注明出處。(復制此段話)